为保证和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5月10日下午,地理与环境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召开党员发展答辩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洪宾、团委老师陈光、研究生辅导员高宝棣及支部党员、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支部书记刘莎主持。
答辩过程分为答辩者自我陈述和党识党情考察两部分,由答辩评议组成员进行现场打分。答辩结束后,根据发展计划,召开了党员大会,结合答辩情况和日常表现情况,评议、确定了支部本学期党员发展对象候选人。在自我陈述环节,答辩者具体深入地谈到了自身的入党动机和现实生活中各方面所发挥的模范作用。其中,刘家萍谈到“(党组织)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政治术语,而是一段历史,也是身边具体的一个人、一件事,是志同道合、甘于奉献的一群人的共同组织”引起在场师生的一致掌声。在党识党情考察环节,题目主要涉及党的宗旨和入党后的打算,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是,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你是如何理解和体会的?”、“少数党员入党后,出现思想放松、先进性发挥不够、组织观念淡薄等情况,对此你怎么看?”。在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之后,答辩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顺利作答。
6名积极分子答辩完成后,吕洪宾做出了总结与点评,首先对支部举办党员发展答辩会及6名参加答辩的积极分子的表现进行了充分肯定,强调了此次答辩既是党员、群众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评议,也是积极分子们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有益过程,更是一场生动的党课,引导和带领全体党员深刻进行自我剖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希望研究生党员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学校文明校园建设和“双一流”建设中提高贡献度。
地理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积极响应“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的要求,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先进经验、改进工作方式,在前期综合测评、民主考察的基础上,增加入党“公开答辩”机制,让入党积极分子阳光答辩,评议组严格把关,达到严把入口关、提高党员质量的目的,为研究生党员发展提供政治保证。